爱,是一门艺术

Posted by Admin on April 12, 2022

  艾里希·弗洛姆所著的《爱的艺术》,一开始还以为这是本小说或者是文学类的书,翻开一看才发觉这是有关哲学、心理学的普及读物。
  作者这本书所写的爱既包含了同胞之爱、父母之爱、情人之爱,也包含了上帝之爱和自爱,而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之间的爱情。从哲学和心理学(弗洛姆的专长)的角度,作者辩驳了弗洛伊德关于爱的解释,指出了弗洛伊德对爱的理解(基于性)没有上升到人类社会整体性的高度,同时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而来的弗洛伊德关于爱的理论,尽管风靡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但仍然缺乏对不同的爱的行为相关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
  书的前半部分对不成熟的爱、成熟的爱先进性了探讨:与共生性结合(施虐与受虐)相反,成熟的爱是在保持一个人的完满性和一个人的个性的条件下的结合。作为极端的例子,除了施虐者和受虐者,作者也一并提到了神经病的例子,他们异于常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往往和在幼年时期家庭的不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心理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就在于,首先以依恋母亲为中心再发展到以依恋父亲为中心,最后把这两种依恋结合在一起。而神经病是不可能完成这三个步骤的。由此,弗洛姆又谈到了“爱”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如何变化:婴儿时期的爱遵循这个原则:“我爱人,因为我被人爱”,成熟时期的爱则遵循这个原则:“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有别于婴幼儿时期对于外部世界的模糊概念,对于两性的不同和两性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这其实是我们三观形成的基础:男性特征的定义是具有插入性、引导性、活动性、约束性,和冒险性的品质;女性特征的定义是具有生产的接纳性、保护性、实在性、忍耐性和慈母性的品质。就像人们通常所说,汉子“男”和“女”的字形其实暗含了男女的天性,或者说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男”在“田”里出“力”,“女”在家中盘坐,操持家务。即便现代社会早已不同于传统社会,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家庭中,男女扮演的角色的根本性并未发生改变:母亲就是生养我们的家,她就是自然,她就是土地,她就是海洋……固然父亲代表不了自然世界,可是他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不同方面;那就是思想的世界、人造物的世界、治安的世界、戒律的世界,走东闯西与冒险的世界。
  如果一个男人在情绪上是个孩子,因而他表现出来的男人性格特征是软弱无能的,那么他会在性别上通过单方面强调男性角色的作用来弥补这一缺陷,其结果是唐璜式的人物。
  一直都相信缘份,看到书中作者所写:“由于一个人看不到爱是一种灵魂的活动和灵魂的力量,因此他会相信,他迫切需要找到的东西就是合适的对象,还相信一切事情以后会任其自然……这种人并且声称他只要等待合适对象出现,一旦找到合适的对象就可以画出优美动人的杰作”。看到此处,或许,我真的忽视了一些东西,而简单的选择了等待。
  很多歌里都那样唱着,很多影视剧里也那样演着,事实上大部分人都不这么认为:如果一个人仅仅爱对方一个人,对其他的同伴漠不关心,那么,他的爱并不是一种爱,而只是一种共生性的依恋,或者是一种扩大了的自我主义。这种“唯一”的情愫正是大多数校园恋情毕业即分手的原因之一。
  在情人的爱中,两个分开的人结合成一体,在母亲的爱中,结合在一起的两个人慢慢分开。作为母亲,她不仅要容忍儿女分开与独立,而且她应该希望并支持儿女分开与独立……觉得给予比索取更愉快的女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有寄托的女人,就是具有真正慈爱心的女人。不过很多女人在子女成年后仍然潜意识里不愿放下这种控制欲和占有欲,这是她们晚年很多不快乐的根源,即便母爱的这种控制欲和占有欲曾经给了我们很多的呵护和关爱。相应于阴阳的两极,父母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如果阴阳失衡,很可能会造成子女成年后的种种不幸,比如父爱的缺失会加重子女的恋母情结,反之亦然。甚至很多成年人的狂躁、抑郁等心理问题恰恰源自于他们对母爱或者父爱所带来的安全感的追寻,所以他们很难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公正无私常被看作是弥补症患者性格特征的现象,这样的患者以自己的性格特征而自豪……母亲的公正无私使子女不敢对母亲进行批评,子女蒙受母亲的恩惠而不敢使她失望,在带着美德的假面具之下,母亲实际上潜移默化地在教育子女讨厌生活。而且当前很多上了年纪的男人愿意和比小自己很多的年轻女子结婚,除了拜金的因素以外,也有可能是两个恋父情结的男女走到了一起,他们之间的地位和关系更像是父女而不是夫妻。
  作者还在书中提到上帝之爱和西方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爱的堕落等和宗教有关的问题,表示看不太懂的说。虽然弗洛姆拿了一大堆理论来解释我们社会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比较枯燥,但总体而言还是通俗易懂的。看完这本书,让我对自己过去的一些想法也有了新的认识,对将来的生活有所启发。
  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